CA88

 
SHANDONG JIANZ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山东CA88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
您的位置:
上海解封中的核酸检测企业:骤然释放后的拥堵和混乱
来源: | 作者:CA88小吴 | 发布时间: 901天前 | 896 次浏览 | 分享到:
6月1日,经历两个多月的封控,2500万上海居民出门的第一站,就是解封前在全城设置的1万多个上海核酸检测亭。


没有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办公、商场都不能去,几近寸步难行,“72小时核酸续命”成了上海市民口中的常用语。

据一位业内人士估算,2500万人口,每天至少1300万人要上班通勤,保守估计,每天650万人进行核酸检测,那么每个点一天就要检测650人。而据目测,多个核酸点在检测时,一天差不多1000多人。

许多核酸检测点出现了拥堵和排队时间过长,用上海人的话来表述是“以前只有在光明邨外见过”。不过,在核酸检测亭外排队等待的时长还要大于光明邨——平均超过半小时,有的点位动辄数小时,甚至出现凌晨两点还在排长队做核酸的情形。

与此同时,核酸检测出结果的时长大大增加,大部分超过8小时才能出结果,有的甚至超过28小时,很多市民即使连夜排到了核酸,但第二天上班结果仍未出。

但一边是遥遥不见头尾的长队,一边是按时上下班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长时间封控后的人们情绪本就还未恢复,遇到这种情况便更加焦灼。

人们愤怒的情绪,发泄在了核酸检测人员身上。一位核酸检测企业人员惊讶地发现,自己建设的核酸检测亭有的被砸,电线被拔,甚至亭内的护士被等待的居民围攻。被围攻的小护士哭了几声之后,脱下大白服走了,没有人做检测了。

第二天,6月2日,上海市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直面核酸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增加采样点、延长采样时间、增加人手和优化流程等解决措施。

但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一些企业对增加核酸采样点的态度消极。一些原本做实验室检验等“高端”特检的企业,并不适合做这种难度低、强度大的“普检”。采样、转运、交付的成本高于政府的指导价,即便规模较大的做普检出身的检验所,在5-10人混管、一个人头3.5元的成本下,也感觉再次大规模投入核酸检验亭有一定压力。

核酸企业回款难,“本来政府回款慢,之前还可以给上游企业谈账期”,但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发现核酸检测机构有的因违法被查,也不给核酸检测企业增加账期。现金流骤减的核酸检测企业,对于再次大规模投入建设核酸检测亭,持观望态度。

上海一些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在一个2500万的大型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诉求和企业生存之间的冲突。一些区政府开始提出政府出采样人员,或者企业建一个核酸检测亭,政府给一定的补助,力求在行政和市场之间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01-
应接不暇: 骤然释放的需求
图片


比起深圳和杭州,这些同样经历核酸检测常态化的城市,并没有出现像上海这样的混乱期。深圳和杭州,从未有过为期如此之久的“封城”,它们多是局部爆发,因此核酸常态化检测从小规模慢慢摸索开始。

上海,是2500万人被封两个多月后,核酸检测需求的集中释放。

6月1日,上海“复工复产”的公司响应号召,要求员工来司工作。而居家办公两个多月的上海居民需要核酸码72小时阴性记录才能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共场合,但上海很多小区最后一次全员大筛在5月30日完成,因此所有的需求都被挤压到6月1号和2号的时间窗口,而在平时则有72小时窗口期,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拥堵。

“混乱”的第二个表现是随申办APP上显示的核酸检测点的位置、忙闲、开放与否的状态不准确——这些状态是由核酸检测企业人员填写,根本难以预测。


6月2日,据探访,附近一些显示“空闲”(排队不超过3分钟)点位的实际状态是排队可能超过半小时,而一些显示“较忙”(排队在3-15分钟之间)的点位排队时间甚至要超过1小时,这些点位以医院为主(如下图),例如普陀区中心医院的排队人数能绕几条街。

此外,一些点位未显示休息,等过去时却发现空无一人。同时,街头也存在多个未开放的核酸检测亭。

此外,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也介绍,目前算法是依据各街道上报的采样点采样频率,常态化运营仅两天,数据目前也只能作为参考用,并不反映实时情况,目前正在考虑优化算法。

“混乱”的第三个表现是部分核酸检测企业的停工。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是目前上海核酸检测能力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在此次疫情中参与了上海多个行政区的大筛,检测出结果时间多为6小时以内。


但从6月1日开始,多名市民表示兰卫检验所的结果出得非常慢,“直到6月3日,我6月1日的检测结果还没出。”

6月2日早晨,长宁区新泾镇的兰卫检测点的采样人员确实未到岗,且一度出现街道联系不上的情况,部分点位由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临时顶上。一些核酸检测企业员工在过去两个多月里,大多数处在有家不能回的闭环管理的高强度工作下,情绪也处在崩溃的边缘。

到今天为止,上海的常态化核酸检测也仅仅进行了5天,核酸检测点的拥堵问题,更可能是上海政府和核酸检测企业在执行、对接、运送方面的过渡期问题。

“以前居民大筛查(下文简称大筛)时点位和人都比较固定,能把规模化的样本在一定的时间点收起来、送过来。”上海一家第三方核酸检测企业管理人员表示。但是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大筛不一样的是,居民自发选择时间检测,有的时间段拥堵,有时空无一人,降低了样本采集、转运和检验的效率。

此前封控时,核心的流程例如采样和转运由政府承担和支持,“交、警、经信、发改,各种局、委、办都在支持大筛”,而在常态化核酸检测模式实行后,原本政府承担的核心流程交由企业承担。

对检验所来说,采、检、运、送、报,五个环节当中每一环都相当耗能和考验企业功力。在解封前,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并未经过试运营阶段,这使得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层出不穷。“我们每天都在处理投诉,” 这种尖锐的对立压力被直接投放在企业一线员工身上,“我们同一个街道就有两个亭子的护士被打了。”

当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所有配套服务都由核酸检测企业承担,企业是市场化的主体,当采、检、运、送、报全部由企业完成时,既做不到流程的连续性,卡不上实验室的时间点,完不成检测任务,也造成企业的亏本运营。

实验室也存在空转的情况,“因为每个亭子的样本多少不一,几十个管子的样本根本上不了实验室的机器,有时早上8点的样本,到下午2点才送到实验室”。而另一方面,由于样本都是稀稀拉拉送来,工作人员的效率降低,工作时间拉长,一个上海核酸检测企业的实验室24小时都在等待样本,“一次几十只,上午实验室闲置,晚上稀稀拉拉送过来,人都要耗在那里”。

另一个极端是,杭州一家企业谈到,在高峰期样本瞬间涌进来,五六千个样本,一个实验室也就一二十台机器。如果说一版是90个,第一批只能上1800个——这就是一些检测结果迟迟出不来的原因,而这种情况在上海也会发生。


同时,核酸检测企业与街道的沟通不畅也造成任务不能上传下达,衔接也成为问题。



-02-
深圳和杭州能成为榜样吗?
图片


4月5日,深圳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始常态化核酸的城市。无锡、福州、苏州、南昌、杭州等紧随其后。截至5月14日,全国已经有3个省份及28个城市宣布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

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已经全部加入“核酸续命”队伍。上海是其中最晚宣布进入常态化核酸的一线城市。

在宣布之前,上海经历了长达两三个月的封控。

在杭州一家核酸检测公司负责人看来,任何政策出台、落地,都有一个缓冲期。哪怕是杭州,从4月28日开始常态化核酸至今,仍旧会出现排队过长、报告时间出得晚这些共性问题。

“杭州和深圳,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封控,在有序之中自然过渡到常态化核酸。上海在6月1日解封后,从大规模的核酸筛查无缝衔接到了常态化核酸之中。”

当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时,企业、政府,乃至百姓都处于和常态化核酸的磨合期之中。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公开介绍,目前上海市单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850万管以上。在宣告上海6月1日解封之前,上海大部分社区最后一次全员核酸筛查是在5月30日,受72小时核酸检测的时间限制,这意味着上海人民,必须在6月2日之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上海的常住人口为2500万,尚不包括流动人口。两天之内,检测2500万人,已经超过了上海最大检测能力。

企业的不适应还在于成本和流程。上海一家第三方检测公司提及,核酸大筛期间,政府集齐了公共的所有资源,委办局的人都在支持大筛。采样部分,也是由政府承担。转为常态化核酸之后,采样、运送等全部由企业承担。

杭州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规律。从采样到转运、上机、出报告,政府全流程监控。“从我这个社区拉出去的样本,什么时间到的实验室,什么时候上的机,社区的人员都可以看到,可以给你推断出来你什么时候应该出报告,如果没有出报告,那政府就要催促你。现在这个时间基本掌控在合理的6~8个小时。”

核酸检测点是根据实验室所在地,由近到远呈圆形分布,这就保证了转运车由远而近,一路上一条线收过来的,从而将运转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内;采样时间段分布,会根据不同采样点性质而调整。比如商圈的采样时间会安排在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避免“上班族上班,采样点上班”这种不合理安排。

当暴富的神话已成为过往,进入到薄利时代后,极为考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从政府倾其全力组织协调核酸大筛,过渡到放手让企业承担责任时,企业面对的是一种两难境地,一边是不断降低的核酸价格,一边是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

精打细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服务质量,这对于赚惯了快钱的核酸企业而言,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一家浙江核酸检测公司负责人回忆,以往只考虑到员工很辛苦,没有去制定关于防护服、口罩更细节的管理。“一个人一天两个N95口罩、4个普通口罩。到后来发现,按每个人10个去配,都不够用,因为员工拿回家自己用了。”到了微利期,口罩消耗也成为重要的一项成本支出,因此,出台每个人每天要配多少口罩隔离衣防护服的细节。

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反而是未来核酸检测更加微利之下,公司需要着重把控的环节。



-03-
短期“混乱”能解决吗?
图片


6月2日,上海的一家核酸检测企业,刚刚拒绝了一个街道居委会要求增设核酸采样点的需求。大多数的核酸检测企业也对增加采样点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之前上海相关部门对核酸检测进行了“126”的要求,即采样1小时,转运2小时,6小时出报告,当发现企业难以完成,也不强制企业按照这个标准去做。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但企业是市场化运作的。成本,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核酸采样亭的建设成本是四五万元。深圳并未设置核酸采样亭,是用帐篷替代;杭州也是在最近才开始建设核酸采样亭,这一部分就是一块很大的成本。一个小型核酸检测企业,在上海建造了100个核酸采样亭,成本就400万元左右。

现在的核酸检测是单人单管的16元/人,多人混检3.5元/人。一度,上海的某个区想要单人单管检测,一天下来,发现成本和时间远不可控,因此上海大多改为5人或者10人混管。

一位业内人士推算,以单人单检为例,试剂检测的成本(包括设备、人员、采样、信息化)成本大概11元,按照定价计算,还有5元的毛利润。“检测公司一般争取毛利率不低于20%才合作。”

而在多人混检的情况下,毛利润则更少。曾有医疗研究人员测算,混检的核酸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在3~5元的区间。如果以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毛利润微乎其微,稍不注意控制,利润就可能为零。

在第一次核酸检测价格调整之前,检测价格一度高达200元/人次。一家第三方检测企业经理也承认当时存在一个暴利期,与下游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供应商一家一家谈判的时候,有很大的溢价空间。但价格降至10人混采3.5元/人次的时候,溢价能力已经很弱,试剂耗材的成本实在降不下去。

秋冬季节,一组人一天一套防护措施,到了夏天,一个人两三个小时都要换一身防护服。原先6个小时倒班一次,如今三四个小时就得倒班,这都意味着成本叠加。

“如果你有经验,流程、成本控制得很好,可能略微有盈利。如果没有管控好,真是没钱赚。”

当上海进入核酸常态化检测之后,采样、转运、检测和交付的成本都由企业承担。一个有100多个核酸检测点的企业算了一笔账,一个检测亭两个医护、一个扫码员,包二十几辆车,一辆车8个小时的成本是1500元。每个亭子需要检测4000人次(混管),才能覆盖成本,否则就会亏损,这对企业压力极大。

比较严峻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在增加。政府回款有一个账期,在有一定利润的情况下,核酸检测企业也可以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要求账期。但在利润摊薄、核酸检测企业频频被查、并有的企业被吊销执照后,账目成了“呆账”,上游企业也缩短了对核酸检测企业的账期。因此,大多数核酸检测企业靠贷款或者借贷维持基本运营。

上海一些区政府意识到了企业面临的压力,曾和企业谈及政府出采样人员,让核酸检测企业承担检测工作;或者建设一个核酸检测亭给予2万左右的补贴。尽管,这些谈判尚在进行中,但也是政府在探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市场和政府角色定位、相互配合的一种努力。


CA88